close
任何關於小孩的計畫,真的是對應了計畫趕不上變化這句話!
原本3/1就要開始展開上學第一天,那知,孩子居然發燒了(媽媽心裡OS,請問這是不想去學校的意思嗎?),所以媽咪臨時跟老師請假兩天,看了醫生也吃了藥,孩子情況也好轉,於是3/3日就去上學吧!(哈!孩子,該來的還是要來....)
我必須承認,對於這麼早讓孩子去上學這檔事我沒又太多的操心與擔心,常常聽別人說,這麼小的孩子一定會有分離焦慮症,所以孩子通常會有兩種反應。第一種,一開始很喜歡去上學,但當他的好奇心已經沒了後,接下來就會告訴媽媽說我不想去學校或是每天給你搞狀況耍賴;第二種則是一開始就適應不良,天天哭著去上學,有的甚至哭了一個學期還在哭.....。
雖然我自己心裡有數,獨力性很強的女兒應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但其實我倒是很好奇自己女兒會是屬於哪一種?
幼稚園通常有一套對待新生入學的方法,有的是會讓媽咪陪讀,有的則是採循序漸進的方式,女兒的學校就屬後者。老師告訴我,第一天最好晚一點到學校(九點過後),主要是讓孩子不要一直看到有媽媽送小孩的情景,這樣會讓他想到自己的媽媽,然後就會忍不住哭出來。然後,第一天只去兩小時即可。媽咪可以先行離開,或這是待在學校的其他房間等待。
第二天看第一天的情況,如果孩子適應不錯,可考慮開始半天的課程。接著再鼓勵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吃完午餐後再回家,接著才是在學校午睡,然後展開全天的學校生活。一般來說,這段適應期試看孩子的反應而決定長短,大約一週即可讓孩子進入全天的學校生活。
所以,女兒的第一天學校生活,就由媽咪親自騎著自行車送她去學校開始,在校門口把女兒親自交給班導,面對著有點依依不捨的女兒,我心想著媽咪停留的越久孩子會越捨不得你的告誡,只好快速跟老師與孩子道別,轉身就離開......。
那時,踏出學校的第一步,我竟然有著超級輕鬆的爽感(原諒我,孩子跟著我快三年了,多少是有點疲憊的心情啦),一回到家後,我立刻打電話給老師,問孩子有沒有哭哭找媽咪,結果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很棒的答案,老師說,Aysha很棒喔,沒有吵著要找媽媽,然後跟老師約好11:30去學校接她回家。
去學校時,只見女兒很開心的奔向我,很開心很開心的,因為媽咪有實踐諾言,要來接她回家。
哈!我們連十八相送的劇碼都沒上演,而且媽咪和孩子也都沒機會留下一滴眼淚,感覺女兒超棒的!!
我想,孩子的反應大多取決於父母。如果父母平日放手讓孩子多做點事情,不要時時刻刻擔心孩子會受傷,常常和孩子講道理,我想孩子的反應一定會超乎你所想像的!
所以我內心的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,沒關係,這只是第一天上學,等上學一週後我再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吧!
原本3/1就要開始展開上學第一天,那知,孩子居然發燒了(媽媽心裡OS,請問這是不想去學校的意思嗎?),所以媽咪臨時跟老師請假兩天,看了醫生也吃了藥,孩子情況也好轉,於是3/3日就去上學吧!(哈!孩子,該來的還是要來....)
我必須承認,對於這麼早讓孩子去上學這檔事我沒又太多的操心與擔心,常常聽別人說,這麼小的孩子一定會有分離焦慮症,所以孩子通常會有兩種反應。第一種,一開始很喜歡去上學,但當他的好奇心已經沒了後,接下來就會告訴媽媽說我不想去學校或是每天給你搞狀況耍賴;第二種則是一開始就適應不良,天天哭著去上學,有的甚至哭了一個學期還在哭.....。
雖然我自己心裡有數,獨力性很強的女兒應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但其實我倒是很好奇自己女兒會是屬於哪一種?
幼稚園通常有一套對待新生入學的方法,有的是會讓媽咪陪讀,有的則是採循序漸進的方式,女兒的學校就屬後者。老師告訴我,第一天最好晚一點到學校(九點過後),主要是讓孩子不要一直看到有媽媽送小孩的情景,這樣會讓他想到自己的媽媽,然後就會忍不住哭出來。然後,第一天只去兩小時即可。媽咪可以先行離開,或這是待在學校的其他房間等待。
第二天看第一天的情況,如果孩子適應不錯,可考慮開始半天的課程。接著再鼓勵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吃完午餐後再回家,接著才是在學校午睡,然後展開全天的學校生活。一般來說,這段適應期試看孩子的反應而決定長短,大約一週即可讓孩子進入全天的學校生活。
所以,女兒的第一天學校生活,就由媽咪親自騎著自行車送她去學校開始,在校門口把女兒親自交給班導,面對著有點依依不捨的女兒,我心想著媽咪停留的越久孩子會越捨不得你的告誡,只好快速跟老師與孩子道別,轉身就離開......。
那時,踏出學校的第一步,我竟然有著超級輕鬆的爽感(原諒我,孩子跟著我快三年了,多少是有點疲憊的心情啦),一回到家後,我立刻打電話給老師,問孩子有沒有哭哭找媽咪,結果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很棒的答案,老師說,Aysha很棒喔,沒有吵著要找媽媽,然後跟老師約好11:30去學校接她回家。
去學校時,只見女兒很開心的奔向我,很開心很開心的,因為媽咪有實踐諾言,要來接她回家。
哈!我們連十八相送的劇碼都沒上演,而且媽咪和孩子也都沒機會留下一滴眼淚,感覺女兒超棒的!!
我想,孩子的反應大多取決於父母。如果父母平日放手讓孩子多做點事情,不要時時刻刻擔心孩子會受傷,常常和孩子講道理,我想孩子的反應一定會超乎你所想像的!
所以我內心的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,沒關係,這只是第一天上學,等上學一週後我再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吧!
全站熱搜